第278章 栽植党羽_鹅的三国
飞牛小说网 > 鹅的三国 > 第278章 栽植党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78章 栽植党羽

  关中夏阳北,韩城冶铁基地。

  旧有的冶炼基地修缮后重新启用,征集到这里的铁匠已经堆砌十二座高炉。

  黑熊来时,只有两座高炉投产。

  观察两座高炉的冶炼工作过程时,和黑熊的认知没什么区别。

  都是将破碎的铁矿石、石灰石、木炭投入椭圆形高炉,从椭圆形的尖端两侧鼓风。

  这三天的时间里,黑熊只做了两个技术小改革,一个是覆盖高炉,减少热量逸散;还有一个是使用阴干马提供动力,将加热后的空气排入高炉内。

  目前两个先修复的高炉冶炼的生铁质量不高,能保证铁匠们有事情可以做,能为冶铁基地的建设提供铁资源。

  后续垒砌好的十座高炉立在小河边,小河已开始改建,河堤会经过条石垒砌和加固,以约束河水,用来推动水排。

  水排可以用来鼓风,也能用来锻铁。

  原始的水碓效率太低,想要升级改造,就需要大量的铁资源。

  黑熊来这里,并不是着急军械打造,而是他急需要大量熟铁。

  旁观并改造高炉冶铁技艺只是闲暇时的顺手之事,他来这里是专门为了制造金币冲压机。

  与荆州的五万金采购计划已经有序展开,但将关中的黄金提纯后,再冲压为金币,能增强黄金的利用率,也能通过金币流通,增强关中的影响力。

  翻砂铸模,加上吕布的精雕技艺,他仅用两天时间就造好了金币冲压机。

  为了增强熟铁浇铸、精雕的冲压机性能,他又不得不研究‘炒钢法’。

  再是学渣,也清楚生铁、熟铁、钢之间的区别在哪里,就在于碳含量。

  容器内小型熟铁零部件混合燃烧的木炭进行搅拌,将木炭的碳元素渗透到熟铁,这就是黑熊理解的炒钢法。

  还有灌钢法,就是摆列好熟铁零部件,用生铁去浇淋,生铁水里的碳元素会在高温环境下,渗入熟铁零部件,使之钢化。

  渗碳处理后,黑熊又对这些冲压机零部件进行了他自我理解的‘回火’。

  挖了個土窑,摆好这些零部件,点燃窑中的木炭,等三堆木炭都燃烧起来后,又封闭进气口。

  忙前忙后整整十二天,这套金币冲压机才算完事。

  黑熊又用了三天时间,亲自运到上林苑的铸币中心,与吕布一起安装在了昆明池的进水口处。

  不管渭北、渭南还是上林苑,河道渠沟与池塘,淤泥堆积,如昆明池淤塞大部。

  昆明池即便淤塞,也不影响这个金币冲压机的使用。

  巨形水车立在昆明池进水口,转动的水车通过曲轴驱动金币冲压机。

  这是一步到位的冲压机,不过是将之前吕布一锤锤敲击冲压的制造方式变成了批量冲压。

  哐当一声巨响后,就是一版热滚滚的金币。

  只要水车开始旋转,冲压机就在齿轮、曲轴带动下不断咬合、分离。

  每次都能冲压二十五个金币,当千、五百两种面值分别冲压。

  诸葛亮看着黑熊的亲兵熟练传递加热后的金丸,金丸两种规格,大的重一两,小的半两。

  这些亲兵配合娴熟,能快速将模板上二十五个孔眼填满,几乎填满后不久,哐当一声让人牙酸的声响后,冲压模具咬合。

  很快脱离,这模板取下,又放上另一个同规格模板,又是一声让诸葛亮很不适应的噪音。

  五个当千的模板轮流使用,一次就是二十五个金币铸造成型。

  积攒的百余斤高纯度黄金不多时就冲压完毕,变成了两堆金币。

  解除水车齿轮与冲压机的连接后,诸葛亮上前想要抓金币,但金币余热未散。

  边上马良端来一盆水,将一些金币拨入盆中,诸葛亮才挽袖拿起一枚金币,看着表面轮廓清晰,印花文字凹凸对比鲜明。

  他略有些不甘心:“君上,金币如此精良,臣以为应该掺杂别物,金能有七成即可。”

  这么难以仿造又精美的金币,用足金的话,实在是太浪费了。

  他推崇管仲的治国理念,觉得货币应该是一种信用货币,而非是铜含量,或者金含量。

  只有大量、充足的货币流通于市场,才能全面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。

  征发徭役这种手段,在诸葛亮眼中是落后的手段。

  通过市场手段,征募专业的工匠,刺激他们的生产积极性,这比徭役的工作效率高太多了。

  黑熊正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,用眼睛来看,模具没有什么问题,第一批与最后一批金币也没有差异。

  但水滴穿石,他已经很满足现在的金币冲压效率。

  改进的话,留着未来去改进;他现在只想保证这台冲压机能长久使用。

  见诸葛亮又提议往金币里掺水,黑熊略作思考,还是拒绝:“未来金币流通,足金与非足金,一眼就能辨别真假。我们如果用七成金,别人会用六成金、五成金,这很不好。”

  只要利润足够,肯定会有人沉心钻研金币冲压技艺。

  这种民间野生的技术人才,到时候贬为奴隶,充入铸币中心效力即可。

  掌握技术的活命,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;至于其他参与进来的人,就很适合用来抄家、减缓社会矛盾。

  诸葛亮又提议:“那五铢钱可否也这样冲击铸成?”

  “难在钱眼。”

  黑熊扭头看一眼远处桌案上的母钱,就听诸葛亮又说:“君上,若是用来制造甲片,以臣来看,这样一台,一年能造两千余副铁铠。”

  诸葛亮对冲压机真的是很感兴趣,仅仅是观察片刻,他就洞悉了冲压机的运行方式。

  也摸清楚了弱点,弱点就是力量不足,只能冲压质软的黄金,还得是更软的加热纯金。

  可锻打、压制甲片时,一次不行,就多压几次。

  对诸葛亮来说一通百通,他已经看到数之不尽的重装甲士、具装铁骑冲击敌阵的场面了。

  “甲片锻打之事,自有韩城方面负责。”

  黑熊展臂示意,引着诸葛亮来到昆明池侧旁的木棚下,等诸葛亮落座后,他继续说:“关中现在急缺好钱,用我们的好钱,兑换董卓的恶钱,才能立信于民。”

  诸葛亮闻言与马良互看一眼,其实现在已经不需要在民间立信了。

  十万匈奴首级,解救回来的大约五十多万男女、孩童,以及大量的牛马,都在时刻激励、聚拢民心。

  在对外战争失利之前,又或者黑熊做出天怒人怨的事情之前,压根不需要考虑什么民心、立信之类的事情。

  特别是从上郡撤兵归来后,黑熊就忙着巡视关中,春耕以来到处跑,连享乐的时间都无。

  上位的黑熊都这么奔波劳苦,下面的人谁敢松懈?

  只是黑熊既然这么说了,黑熊觉得有必要立信于民,诸葛亮也不好争辩什么。

  毕竟今年秋季需要吏民要缴纳人头税,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
  提前将百姓藏匿的董卓五铢钱兑换上来,也方便收税。

  以关中现在的情况,人头税能收多少钱不重要,要借着重新征收税赋来确立统治。

  说话间一阵微风吹来,昆明池淤泥沼气也被吹卷过来,味道很不好闻。

  黑熊看了看昆明池,见中间河道尚存,河东东西两侧是大面积的淤泥、芦苇。

  新旧芦苇已经被诸葛亮派人采收过,现在是一茬茬新长出来的芦苇。

  诸葛亮见黑熊目光观察昆明池,就说:“池苑淤积深厚,臣准备借助秋水冲刷排淤。”

  “无碍,快速铸币才是孔明当下最要紧的事情。”

  黑熊收回目光,对诸葛亮说:“待丹水漕运开启后,司马子华就会卸任,来我幕府中挑起东曹重任。我希望这里也快快走上正轨,孔明也好安排心腹之人监管,我希望孔明能兼任京兆都尉、商雒令。”

  这升官未免来的太快,诸葛亮虽然早有心理准备,但还是忍不住:“君上,臣恐分身乏术。”

  稍稍停顿,诸葛亮拱手:“臣愿举荐数人,以供君上驱使。”

  几乎同时,马良深吸一口气挺直腰背。

  不想诸葛亮却说:“零陵湘乡人蒋琬,字公琰,为人勤勉,若得其辅翼,臣才敢兼任京兆。”

  黑熊这时候看一眼马良,就说:“既然孔明举荐,我自无不可。有马季常与这位蒋公琰在,以后京兆、铸币、漕运之事,就委托给了孔明。”

  “是,臣领命。”

  诸葛亮起身施礼,黑熊又说:“京兆都尉府不可空置,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。虽有马季常、蒋公琰为孔明分摊铸币、漕运之事,但还要顾虑未来之事。”

  诸葛亮闻言生出感动之意,又长拜:“承蒙君上器重,不以臣卑鄙,臣敢不效死力。”

  “孔明不必这样见外。”

  搀扶诸葛亮坐好,黑熊来到昆明池边上,双手负在背后看着一簇芦苇:“关陇广大,天下更是广袤无垠。一个人是无法治理天下的,正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。但凡想做成一件事情,单独靠自己的力量是很艰难的。多一些朋友,做事就容易了。”

  说着回头看诸葛亮:“天下英才是有数的,在其成长之前收为己用,好比雪中送炭,又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。我们这里收拢的人才多一些,未来的敌人也就少了一些。对我们,对其他人,对黎民百姓来说,都是好事。”

  “君上英明。”

  诸葛亮、马良起身拱手再拜,黑熊只是笑了笑:“金币压制工作不可延误,也要注意安全,这机械力量强大,工匠稍有不慎便会断手断指。我前后离家接近两月,就不在这里叨扰了。”

  “是,恭送君上。”

  诸葛亮施礼,就看黑熊阔步离去,其他亲兵甲士快步跟上,翻身上马,十余骑如风一样狂飙而去,带起一团烟尘。

  见远处烟尘散去,马良对诸葛亮道谢:“恭贺兄长。”

  “季常不必如此,君上器重之心早有,如今不过是让我接替了司马子华。”

  诸葛亮脸上没有笑容:“铸币、漕运同时归我节制,这个考核,未免有些沉重。”

  马良也是收敛笑容,没有再说什么话,反正祖钱、母钱绝对不能流失出去。

  流失出去一枚母钱,都会成为诸葛亮的吊颈绳。

  还有丹水漕运,哪怕只是临时调度货船的优先次序,也能获取极大的收益。

  这个工作不仅要一丝不苟的去做,还要拒绝荆州乡党友人的各种请托。

  但凡有一些漏洞,关陇人一定会死死咬住他们,往死折腾。

  关中的舞台就这么大,想要爬上去,就要做好摔下来的准备。

  黑熊不可能让任何一方独大,任何一方独大,不需要黑熊出手,其他人也会联合起来进行对抗。

  关中这里聚拢、吸引的人来越来越多,反而更耐折腾。

  不再是一碰就倒的空架子,现在少了谁,都会有类似人站出来补上。

  但大司马幕府高层的岗位依旧很重要,到目前为止东曹空缺,就是给司马芝留下的。

  历来西曹、东曹外放之前,怎么也要历任三台充实资历,然后就是个刺史、大郡的郡守。

  诸葛亮已经可以断定,司马芝离开东曹的时候,必然会升迁为一州刺史。

  大司马幕府治下,反而与刘表、刘璋治下类似,都是传统的郡县制度。

  不同的是,幕府治下有独特的百户所制度,这些名义上的黑熊部曲、奴仆们,已然将关中割裂,关中破裂成了碎屑,已经没有一股能跨郡连县的力量可以挑衅黑熊。

  所以在民间、基层,已经没有竞争的必要了。

  合法的手段、不合法的手段,都争不过这些百户所。

  那只能从幕府高层来争,关中士人会鼓足气投身于仕途。

  所以诸葛亮丝毫不觉得黑熊放任自己招纳羽翼扩大团队有什么问题。

  大司马幕府的潜力太大了,几乎等同于一个小朝廷。

  在这里当孤臣、酷吏是一条不错的路,但想要执政,就不是孤臣、酷吏能做到的。

  早早扩大团队充实并锻炼各方面的人才,未来才有执政的可能性。

  马良也只是稍稍羡慕、惊喜,他也清楚,大司马幕府里的长史位置,就是崔州平暂时为诸葛亮占着。

  机会合适了,就会流转到诸葛亮手里。

  不带十几个人进入幕府,诸葛亮就不可能坐稳长史之位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nxsw.cc。飞牛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fn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