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1章 从不存在平白无故的好心_重生港岛,家大业大
飞牛小说网 > 重生港岛,家大业大 > 第311章 从不存在平白无故的好心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11章 从不存在平白无故的好心

  鲍玉港收到了邵维鼎的邀请,立刻便从柏林赶来了海德堡。

  五个多小时的车程,鲍玉港仍然精神奕奕。

  这一趟德国之行,打开了他的全新视角,让他受益良多。

  “阿鼎,你的建议是对的,不放眼世界看一看,不知道外面的环境变化。”

  鲍玉港一看到邵维鼎,立刻握住了他的手激动道。

  邵维鼎看着他这么激动,也有些意外,问道:“鲍老,是有什么意外收获吗?”

  鲍玉港点了点头,笑道:“法国在搞国有化,德国却是在搞企业私有化,迈尔海王星集团对于我们的到来,非常意外,但是表示欢迎。”

  “而且与大西洋造船厂不同,迈尔海王星瞄准了亚洲市场,愿意出让一些基础的技术,甚至于愿意派工程师到中国,协助我们进行技术培训,并且愿意帮我们建立一座符合国际标准的造船厂。”

  法国搞国有化,是自有国情。

  而德国的私有化,却是因为英国铁娘子当权,在整个欧洲掀起的私有化浪潮。

  这些他都不意外。

  意外的是,这个迈尔海王星集团通过的太快了。

  “阿鼎,你说这些德国人为什么这么愿意帮我们?”鲍玉港只有这一点,一直没想通。

  “鲍老,您知道宝钢集团吗?”邵维鼎没有回答,而是问了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。

  “知道啊,怎么了?据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,最大的建设项目,总投资达到了三百多亿人民币,折算成美元都有二十亿。”

  邵维鼎点头道:“宝钢1977年立项,1978年与日本新日铁集团,签署了《建设上海宝山钢铁厂协议书》。”

  “这中间,日本人忙前忙后,又是贷款又是免息,甚至还愿意分期付款。”

  “您说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好心,出这么大的力气,帮我们建立这个钢铁厂呢?”

  鲍玉港老实道:“因为赚钱吧!”

  “赚钱只是其中之一。”邵维鼎凝重道:“最为主要的,还是潜在收益。”

  “宝钢厂一旦建成,用的技术是他们日本的,用的设备是他们日本的,以后维修需要找他们日本人,宝钢作为未来全国最大的制钢厂,就等于被他们卡住了脖子。”

  鲍玉港听到这,神情立刻严肃了起来。

  而邵维鼎还在继续:“除了这些,炼钢还需要炼钢法,国际上有不同的制钢标准。宝钢建成之后,制钢标准,全都要依据日本的标准来推进。”

  “这样一来,宝钢的产量越高,他们的标准也就推行的越广,这些都是隐形利益。”

  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时候,国家与日本来往最为密切,为了赶上国际。

  国内频繁派人前往日本进行考察。

  钢材是国之基石,自然是考察的重点。

  那个时候,中国不仅钢铁产量严重落后于世界,甚至落后于第三世界平均水平,技术也是非常落后。

  还停留在大炉炼钢时代的中国工人,来到日本看到了由电脑控制全自动化工厂,简直惊为天人。

  日本为了拿下订单,特地拍摄了一组影片,让中国工程师拿到国内进行播放。

  当时领导们看后,一片沉默。

  所有人都被触动了。

  这种震撼,不仅是技术上的,更是文化和认知上的冲击。

  当时甚至有领导发问:“这是真的吗?”

  真的自然是真的,但是也不太真。

  电脑全自动化,在七十年代怎么可能那么先进。

  只不过,对比起三十年停滞的中国工业来说,无疑是一种维度震撼。

  而日本在拿到了订单之后,也是不干人事。

  其一就是设备质量问题,为了这事,日本六家承建公司,纷纷鞠躬道歉。

  但也就是鞠躬道歉。

  其二是日本在援助中国的技术和设备的选择上有很大的保留。

  环保设备直接刨除,重污染是一个没提。

  鲍玉港听完邵维鼎所讲的,此刻也明白了过来。

  “你的意思是,德国人的‘好心’,其实和日本人的‘好心’类似?”

  邵维鼎点头道:“没错,他们帮助我们建立造船厂,用的是他们德国的技术,设备也得从他们德国买,往后自然也得受制于人家。”

  “不过就算是他们淘汰的技术,对于现如今的中国来说,仍然先进太多。”

  邵维鼎继续道:“所以,我觉得这个合作其实不亏,咱们不可能因噎废食。”

  鲍玉港自然懂这个道理,点点头道:“做生意,不怕对方没有企图,就怕不知道对方的企图,你说明白了反倒是让我放心了。”

  “至于德国人打的主意,也没什么,我多转几家,咱们不能让一家公司卡住我们的命门。”

  反正市场上又不是只有迈尔海王星一家公司。

  说到这里,鲍玉港又开始笑了起来:“不过这还不算是意外之喜,在德国的这么多天,我发现德国很多工厂都关门了。”

  “一问之下,你知道怎么回事吗?”

  “不是迁移到星加坡就是迁移到韩国。”

  “通过迈尔海王星的关系,我拿到了几条冰箱生产线,到时候我去内地开一家冰箱厂试试水。”

  “冰箱?”邵维鼎笑道:“鲍老,你怎么想着弄冰箱了?”

  鲍玉港笑呵呵说着:“这不是看你在制造业上发力了吗?我就知道,传统实业还是有搞头,而且我去了一趟内地,那里冰箱奇缺,买这东西跟买奢侈品一样,还要凭票购买,普通人家想买都买不到。”

  “既然内地这么缺,不就证明市场大有可为吗?”

  “所以,我就想着搞来几条生产线,试试水。”

  邵维鼎在心中赞叹。

  他当然清楚,为什么德国家电工厂纷纷倒闭外迁的原因了。

  在这个时代,日本家电横扫了整个欧美市场,不管是欧洲的、还是美国的传统家电品牌几乎全军覆没。

  究其原因,还是因为石油危机。

  日本家电凭借着省电节能,以及便宜耐用的优势,直接促使着欧美消费者用脚投票。

  不过,不考虑日本的这些传统优势,德国的家电质量还是不容质疑的。

  所以,鲍玉港买回来的这几条冰箱生产线。

  亏是不可能亏得,甚至于鲍玉港这不经意的一手。

  或许会成为他们家族,庞大的财富来源之一。

  “鲍老,你这家冰箱厂,我入一股怎么样?”

  邵维鼎微微一笑,缓缓说道。

  (还有)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nxsw.cc。飞牛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fn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